玉麒麟,學名Euphorbia neriifolia L.,又名麒麟勒、麒額角、麒麟掌,為大戟科大戟屬多漿類植物,是霸王鞭的變種,其莖由肉質莖變態成雞冠狀或者扁平的扇形。它具有翠綠而美麗的葉片,莖葉均具肉質,株形優雅,酷似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麒麟,故得名“玉麒麟”。原產印度東部干旱、炎熱、陽光充足的地區,現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,暖地可庭院栽植,寒地多盆栽觀賞。
玉麒麟形態特征
玉麒麟的全株富含乳汁,莖呈不規則的雞冠狀或掌狀扇形,綠色,后逐漸木質化而呈黃褐色,莖上密生瘤狀小突起,變態莖頂端及邊緣密生葉片。葉子為倒卵形,綠色,先端渾圓,全緣,兩面無毛,托葉皮刺狀宿存。開黃綠色的花,杯狀聚傘花序。
玉麒麟生長習性
玉麒麟性喜溫暖,要求陽光充足,但又耐半陰。適宜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,耐旱,不耐寒。
玉麒麟栽培技術
繁殖方法
玉麒麟一般用扦插法繁殖,在4~10月期間均可扦插。扦插一般選晴天的上午進行。選取生長壯實的變態莖一塊,涼置3~4d,待傷口干縮后,可插入干凈河砂中2~3cm,暫不澆水,過2d后噴水,保持盆土潮潤,一個月左右可生根,然后移栽上盆。切割變態莖塊時,易流出白色乳汁,要使其流淌干凈或用水沖去乳汁,以免汁干后形成干膠狀,封住切口,影響生根。扦插后放陰涼處養護,保持濕潤,但切口忌積水,積水會漚爛插穗。
栽培管理
1.上盆
上盆栽種的玉麒麟盆土可用園土、腐熟的廄肥土、河砂按照3:3:4混合配制而成。栽種時,先在花盆底部墊上一層2~3cm厚的陶?;虼稚傲?,以利排水,防止漬水爛根。上盆后應澆透水,先放置陰涼處一周后,移到弱光處再逐漸移到較強的光照下放置。它耐干旱,澆水宜少不宜多。
2.光照
玉麒麟喜光。5月初岀房后,先置蔭棚下7~10d,再放在陽光充足處養護,尤其是在生長季節里更要保證充足的光照,切不可久置室內觀賞。冬季雖已休眠,但植株還要進行光合作用,以維持基本的生命活動,因此也應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場所,否則會使葉片發黃脫落。
3.水分
玉麒麟比較耐旱,平時澆水以“寧干勿濕”為原則。當盆土干硬發白、叩擊盆壁聽到清脆的響聲時澆透水。冬季澆水比平時還要減少,在15~18℃的室內,每10d左右澆1次透水即可。
4.施肥
玉麒麟不太喜肥,供肥原則是“寧少勿多”“寧淡勿濃”。生長季節每月施1次15%左右充分腐熟的礬肥水。施肥時切忌生肥、濃肥,否則易致爛根落葉。冬季休眠時可停肥,至翌春開始生長時再逐漸恢復正常的供肥水平。
5.溫度
玉麒麟不耐寒,一般在霜降前第一次寒流未來時就應入室,并應注意室內通風,讓其逐漸適應室內小氣候。冬季室溫保持15℃以上可保證葉片不落,如已落葉,只要溫度在7℃以上就可以安全越冬。
病蟲害防治
病蟲害較少,但長期在溫室或放置地點通風不好,易遭介殼蟲危害。冬春季可每10d用清水噴洗1次葉片灰塵。對煤氣非常敏感,熏染后易造成落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