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病主要為害葉片、樹枝、果實。為害葉片的中央或者邊緣會形成近圓形病斑,為害嚴重時會連合成一大斑,病斑中央為灰白色,邊緣帶有水漬狀,病健部分界明顯,后期病斑會產生黑色小粒點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。葉片葉尖和葉緣還會發生褐色腐爛,病健部無明顯分界,擴展迅速,可導致全葉腐爛。葉柄受害變褐色,引致葉片早枯。受害枝條出現壞死現象,由褐色逐漸轉變為灰白色,上面長有許多黑色小粒點。果實受害,果面出現水漬狀褐色小斑點,逐漸擴展為圓形病斑,稍凹陷,呈褐腐狀,成熟果發病較重。

病害病原
黃皮炭疽病的病原為膠孢刺盤孢(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),屬半知菌亞門。分生孢子無色,橢圓形或圓柱形,單胞,內有一個油滴。
病害發生規律
黃皮炭疽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。次年春季外界環境適宜時將產生大量分生孢子,通過風雨傳播進行初次侵染。該病菌是具有潛伏性,病菌從花器及幼果時侵入,待果實近成熟或成熟時發病,造成果實腐爛。高溫高濕的環境有利于該病的發生,管理粗放、樹勢較弱的果園發病較重
病害防治方法
(1)加強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灌水,增強樹勢,提高樹體抗病力,收果后應進行土壤翻耕,科學修剪,剪除病殘枝及茂密枝,注意果園排水措施,保持適當的溫濕度,結合修剪,清理果園,減少病源。
(2)選擇較抗病的品種。
(3)化學防治:可定期噴施國光銀泰(80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)600-800倍液+國光思它靈(氨基酸螯合多種微量元素的葉面肥),用于防病前的預防和補充營養,提高觀賞性;
發病初期,病初期噴灑25%咪鮮胺乳油(如國光必鮮)500-600倍液,或50%多錳鋅可濕性粉劑(如國光英納)400-600倍液。連用2-3次,間隔7-10天。